目錄

四川人口2023年概況:數據與區域分佈
根據最新統計,四川人口2023年末常住人口達8368萬人,位居全國第五位,是中國人口大省之一。與2022年相比,全省常住人口減少6萬人,反映全國人口負增長趨勢下的區域性影響。
人口基本數據
指標 | 數值 |
---|---|
常住人口(2023年末) | 8368萬人 |
户籍人口(2023年末) | 9071.4萬人 |
城鎮化率 | 59.49% |
人口自然增長率 | -2.65‰ |
主要城市人口排名
四川省下轄21個市州中,19個已公佈2023年數據。以下是前五名城市:
排名 | 城市 | 常住人口規模 |
---|---|---|
1 | 成都 | 超2000萬人 |
2 | 南充 | 約535.5萬人 |
3 | 達州 | 約535.5萬人 |
4 | 綿陽 | 約323.8萬人 |
5 | 宜賓 | 未公開具體數 |
人口結構特徵
- 高齡少子化:生育率持續下降,2023年出生人口53.5萬人,死亡人口75.7萬人
- 城鄉差異:城鎮人口4978.1萬人,鄉村人口3389.9萬人
- 區域集中:成都市常住人口佔全省近四分之一
行政區劃背景
四川省總面積48.6萬平方公里,包含:
– 18個地級市
– 3個自治州
– 183個縣級區劃(55區、19縣級市、105縣、4自治縣)
2023年四川人口總數是多少?常住與户籍人口分析
2023年四川人口總數是多少?常住與户籍人口分析是近期備受關注的議題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,四川省作為中國西部人口大省,其人口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以下為2023年四川省常住人口與户籍人口的關鍵數據對比:
人口類別 | 數值(萬人) | 同比變化率 |
---|---|---|
常住人口 | 8372 | -0.1% |
户籍人口 | 9067 | +0.3% |
數據顯示,四川省2023年常住人口較上年略有下降,而户籍人口則呈現小幅增長。這種差異主要受人口流動(如外出務工、遷移等)影響。此外,四川省內城鎮化率持續提升,成都等核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顯著,但部分地級市面臨人口外流壓力。
進一步分析表明,户籍人口增長可能與政策放寬(如落户限制)及新生兒登記完善有關,而常住人口減少則反映經濟轉型期的階段性特徵。以下為分年齡層數據(單位:萬人):
年齡層 | 常住人口 | 户籍人口 |
---|---|---|
0-14歲 | 1380 | 1452 |
15-59歲 | 5206 | 5621 |
60歲及以上 | 1786 | 1994 |
四川各市州2023年人口排名:哪個城市人口最多?
四川各市州2023年人口排名:哪個城市人口最多?根據最新統計數據,四川省會成都市以超過2100萬常住人口穩居榜首,成為全省唯一突破2000萬人口的城市。以下是2023年四川主要市州人口排名及相關數據:
排名 | 市州名稱 | 常住人口(萬人) | 佔全省比例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成都市 | 2119.2 | 25.3% |
2 | 南充市 | 556.2 | 6.6% |
3 | 達州市 | 538.5 | 6.4% |
4 | 綿陽市 | 486.8 | 5.8% |
5 | 宜賓市 | 458.3 | 5.5% |
從表格可見,成都作為省會城市,其人口規模遠超其他地區,相當於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南充、達州、綿陽、宜賓四市人口總和。這種「一城獨大」的現象與成都的經濟發展、就業機會及公共資源集中度密切相關。
其他市州中,南充和達州作為川東北地區重要城市,人口規模均超過500萬;而川南的宜賓市憑藉白酒產業和長江港口優勢,人口保持穩定增長。值得注意的是,甘孜、阿壩等民族自治州因地理環境限制,人口規模普遍低於100萬。
成都2023年人口突破2000萬?數據詳解
近期關於「成都2023年人口突破2000萬?」的討論引發關注。根據官方統計數據,我們整理以下關鍵指標,詳解成都人口現狀與增長趨勢。
人口數據對比表
年份 | 常住人口(萬) | 户籍人口(萬) | 增長率(%) |
---|---|---|---|
2020年 | 1658.1 | 1500.2 | 1.8 |
2021年 | 1721.3 | 1521.7 | 3.8 |
2022年 | 1832.4 | 1546.9 | 6.5 |
2023年* | 1987.6 | 1572.4 | 8.5 |
(*註:2023年為預測數據)
主要增長因素
- 人才引進政策
- 「蓉漂計劃」累計吸引逾50萬青年落户
-
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年增12%
-
產業遷移效應
- 電子信息產業集羣新增就業崗位23萬個
-
重大項目投資帶動周邊人口聚集
-
都市圈擴容
- 簡陽、新津等郊區人口增速達15%
- 軌道交通網絡延伸促進通勤流動
區域分佈特點
- 核心城區(錦江、青羊等)人口密度下降2.3%
- 新興區域(天府新區、東部新區)人口增幅超25%
- 三圈層(彭州、邛崍等)農業轉移人口佔新增量38%